產品分類
|
|
|
|
聯系我們
|
地 址:陜西省寶雞市眉縣槐芽鎮
銷售熱線:+86-0917-5622857
傳 真:+86-0917-5622857
移動電話:13992779728
18091726339 趙經理
電子郵件:sfdianfen@126.com
網址:http://www.whatthefuckismyinformationsecuritystrategy.com |
|
|
|
首頁 - 文章中心 |
|
玉米深加工企業到底能走多遠? |
|
|
|
作者:匿名 |
來源:網上搜集 |
瀏覽次數:10117 |
|
閱讀權限:游客身份 |
花費飛天幣:0 |
添加時間:2011-03-17 10:24:20 |
|
|
|
|
|
|
全國人大代表、中儲糧總公司總經理包克辛兩會期間表示,中國應嚴格限制糧食尤其是玉米深加工產業發展和產品出口。他同時透露,目前中國糧食庫存是富足的,但在結構上存在一些問題,其中玉米問題尤為突出。一旦玉米價格高漲,將會帶動整個農產品的價格。包克辛在建議中明確表示,國家應該堅決控制酒精、淀粉、味精等糧食深加工產業的擴張,同時減少糧食產品的出口,“如果不解決好這兩點,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就很難落到實處”。在這個春天里玉米深加工企業被推到風口浪尖上,以后的道路該怎么走?能走多遠?小型玉米深加工企業能與大型玉米深加工企業抗爭多久?該如何抗爭?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兩大糧企在玉米深加工政策上現分歧
對此,中糧集團則回應稱,中國玉米產量基數大,每年達1.6億噸,而每年用于深加工的玉米僅占其中很小部分,合理的深加工利用不會對國家糧食安全造成影響。中糧集團還指出,酒精、淀粉、味精等產品也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玉米深加工給人們提供更豐富的食品原料與動物飼料,能夠帶來更高的附加值與更多的營養,如果沒有玉米加工產業,玉米就只能應用于初級的食用、飼用,這同樣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毫無疑問的是,如果按照現有市場情形,玉米深加工企業由于利潤豐厚,肯定不會主動縮減加工規模,目前,國內玉米有五分之三用于飼料,三分之一做了深加工,剩下的部分用于口糧和留種。近年來,用作飼料的玉米價格相對穩定,但玉米深加工產業增長太快,加上國際油價高位運行,對生物質轉化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及國際糖市緊張,因此造成玉米供應緊張。 "中國地少,玉米等糧食主要是用來做飼料,大量用作工業原料是不可取的。"包克辛總經理說,去年國內市場糧、棉、油、糖、菜價格全面上漲,這意味著農業整體生產能力跟不上市場需求,因此必須控制市場需求,才能保障糧食安全。
玉米深加工利潤豐厚 近年來,我國玉米深加工轉化能力增長迅速,年增長速度在20%左右。隨著玉米深加工工業的快速發展,圍繞玉米主產區已形成了東北和黃淮海兩個玉米加工業密集帶;谟衩咨a和消費的上述特點,我國玉米供求和流通出現如下新情況:.玉米從產大于需向產需基本平衡過渡、主產區玉米調出量逐步減少、玉米出口量逐年減少、玉米價格保持在較高水平、玉米購銷市場化程度提高等。目前飼料工業比較發達的省份主要有廣東、廣西、湖南、福建、四川、山東、河北和遼寧等省區;淀粉工業主要集中在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和陜西8省區;酒精工業主要集中在吉林、黑龍江、安徽、河南、天津和山東6省。據稱,有些地方玉米深加工企業每生產一噸酒精還能獲得1000多元的補助,用玉米來加工成燃料,每桶60美元以上就能賺錢,而現在的市場價格是每桶100美元左右,利潤巨大。所以,大型糧食企業紛紛在玉米主產區作為發展基地,積極擴展深加工項目,而玉米深加工較大的玉米消耗量導致產區玉米供需緊張關系越來越緊張。玉米供應不足而需求旺盛,深加工企業普遍感覺玉米糧源有限,不得不持續提價搶收農民手中的余糧,成為推動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加劇產區用糧企業爭糧局面,使得近期玉米收購價破二千并持續上漲。玉米深加工業效益較好發展勢頭強勁,帶動玉米消費量大幅增加,加劇國內玉米供需矛盾。包克辛總經理稱糧食加工成酒精或淀粉的比例是3:1,糧食飼養肉禽的比例是4:1,這就意味著每向國外出口一斤酒精等于出口了3-4斤糧食。他說穩定價格從根本上就是處理好供求關系,既然糧食產量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大幅增產,就只能抑制需求。
我國玉米深加工存在的主要問題
面對玉米深加工和人爭奪口糧,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的情況,包克辛總經理建議“少給汽車燒點糧食,少給外國人貢獻點糧食”。目前玉米深加工產業擴張過快,產能嚴重過剩。企業加工轉化效率低,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企業初級產品多,產品結構不合理。部分企業污染比較嚴重。(1)玉米深加工品種少,結構不合理。我國玉米深加工起步晚,加工水平和技術比較落后,國內玉米加工品種只有200多個,初加工所占比例太大,食品的初加工占655,工業原料的初加工占20%,深加工只占15%,且主要集中在乙醇、淀粉以及化工乙醇等相關領域。(2)企業規模小,資源綜合利用差。中國玉米加工業發展比較緩慢,大型企業少,中小企業的加工能力差,玉米產品種類少,難以實現規模效益和提高產品檔次,在全國玉米深加工企業中,真正的食品價格和工業原料加工基本在580家左右,玉米價格規模超過50萬噸以上的全國只有六七十家,規模在30萬噸以上的有100家左右,剩下的20萬噸以上的大約150家,剩下的絕大部分規模都很小,那些規模小的企業科學技術含量低、生產成本過高、抵抗市場風險能力差、很難與大規模的企業進行競爭。(3)科技開發投資少,價格技術落后。目前國內效益較好的玉米加工企業基本上都采用進口設備,價格設備的國產化水平普遍較低,科技開發投資少、技術水平低、開發能力有限。形成新產品種類少,我國玉米加工工業總體落后,發展部平衡。(4)綜合加工能力弱,玉米附加值低。我國大多是玉米加工企業仍在沿用傳統的生產技術,停留在原始的初加工層面上。初加工產品的增值知識玉米原值的1-3倍,而精深加工產品的增值卻能夠達到幾十倍甚至幾百倍,80%以上的玉米加工產品屬于粗加工或一次加工品,基本上是淀粉、酒精、未經等,玉米價格產業鏈條短,產業化程度低,附加值低。(5)污染嚴重,利用率低。生產工藝和設備落后,資源綜合利用率低、產品品種單一、收益率低、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治理難度大。今年春節前后,有關部門核查玉米深加工企業庫存,用意也是防止深加工企業囤積超過自身加工需求的玉米。國家對于玉米深加工行業的調控,是為了防止產能無序過度擴張,造成產能閑置和糧食資源的浪費。2010年,中儲糧政策性玉米拍賣,深加工企業被排除在外。去年11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重點提出“關停違規建設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國家對玉米市場的調控力度不會放松,但本意也不是打壓玉米價格,因為“一號文件”中 明確要保護農民的種植利益,國家不會允許玉米價格瘋狂無節制上漲。
雖然中國糧食產量已經連續7年增產,但與糧食需求增長相比,我國的糧食供應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保障農業生產刻不容緩。包克辛總經理認為“既然我國的糧食已經處于緊平衡了,為什么還要鼓勵糧食出口?應嚴格限制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出口! 因此他建議用經濟的、行政的手段壓縮玉米深加工,因為玉米的作用在中國首先是要保飼料、保肉禽蛋的生產,建議控制玉米下游產業鏈中深加工的需求量,以此補足對玉米作為飼料的供應量。若包克辛總經理的意見被國家采納,恐會引發新一輪玉米深加工企業的洗牌,資金和技術實力更雄厚的大深加工企業反而有機會,小深加工企業則將面臨更大壓力,若處理不善將會面臨倒閉的危險。
資料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本文共分為:第一頁
|
|
|
|
|
|
|
|
|
|
|
|
|